如果十月是金秋落葉的金色季節,那么對于女性來說,她更應該是粉紅色的。粉紅絲帶是女性乳腺癌公認的標識,每年十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是“粉紅絲帶關愛日”,每年的十月被定義為“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月”。
今天,晉城市人民醫院腫瘤科,通過一例年輕晚期乳腺癌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的過程,旨在讓更多患者了解一些治療程序以及先進藥物和技術,加深對疾病的認知和對后續康復治療的信心,戰勝疾病,早日回歸健康生活。同時,通過普及預防乳腺癌科普知識,促進公眾關注女性乳房健康,并提醒女性朋友加強自我防范和保健。
從2018年7月,患者李女士(化名)到我院腫瘤科治療,到2021年9月30日,經過不間斷的治療,生命得以延續并獲得較高質量的生活。三年的治療過程帶給患者新的生命體驗,帶給醫護人員更多的欣慰,也會帶給女性朋友更多對疾病的認知。
年輕媽媽 罹患乳腺癌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IARC )發布全球最新癌癥數據,在癌癥分布類型上,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首次超過肺癌(221萬),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并逐漸低齡化。而當年輕媽媽罹患乳腺癌,是整個家庭的沉重打擊;颊呃钅尘褪瞧渲幸粏T,她患病的時候,24歲,到今年入院進行康復治療,也只有27歲。三年的就醫過程,一次次提醒我們,關注乳房健康。
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2018年7月26日,患者李某,發現右乳腫物1年,腫物疼痛伴乳頭血性溢液7天住院。查彩超顯示:右乳外下象限實性占位,Bl — RADS 5級,右側腋窩多發低回聲結節。查體顯示:右乳外下象限可觸及約2.5cm不規則腫物,乳頭見血性溢液,右腋窩淋巴結可觸及約1cm腫大淋巴結。7月31日,我院腫瘤科經過多學科會診,行右乳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顯示:右乳非特殊型浸潤性導管癌,見導管原位癌成分,III級。病灶最大徑約5.5cm,腋側區域淋巴結13/24,分期為pT3N3M0,脈管侵犯(+),神經侵犯(+),切緣(—),免疫組化:ER (90%),PR (—), HER -2(1+), KI -67(80%), Luminal B 型。根據患者病情,我院以腫瘤科為主導,多學科會診,制定了術后化療方案。8月21日至12月16日,行 EC — T 密集方案(表柔比星+環磷酰胺—紫杉醇脂質體)化療8周期。2018年12月20日起,行術后放療,DT 50Gy/25f,醫患雙方經過溝通,結合患者家庭情況、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同步口服三苯氧胺內分泌治療。
醫患同心,晚期得救治
非常不幸的是,兩年后,2020年11月,患者后背酸困疼痛,左髂部、左肩部繼發疼痛,直至只能靠輪椅外出,才再次入院治療,就診于腫瘤科,完善檢查顯示多發骨轉移。盡管已近腫瘤晚期,但患者父母堅決不放棄。長期對患者的救治,醫患雙方都非常熟悉,醫患溝通非常和諧,腫瘤科醫護人員表示,一定全力救治,有一分救治希望,就盡十分努力。在腫瘤科主任王紀青的帶領下,劉松雷、馬好霞、李進磊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和兩年多來的治療過程,制定了合理的內科治療方案,盡一切努力救治這位年輕的媽媽。經過六周期的化療,加上雙磷酸鹽的骨修復治療。2021年3月,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化療結束后給以OFS+AI內分泌治療。到6月,護士們驚奇地發現,患者走著來住院,完全脫離了輪椅。9月30日,患者再次住院,進行康復治療,臉上充滿笑容,親自帶著錦旗表達內心的感謝。
患者李某的救治過程是不幸,也是幸運。對生命的熱愛,體現了患者求生的渴望,體現了醫者踐行“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崇高精神的美德。近年來,腫瘤科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提升患者就醫感受,盡可能讓腫瘤患者通過治療,過上高質量的生活?拱┞飞,多一份關愛就多一份健康,讓粉紅絲帶承載著我們的祝福,愿每位女性朋友都能永葆健康,美麗常在!
腫瘤科醫生帶你了解:乳腺癌分型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對治療方案的制定及臨床預后的預測均有重要指導作用。腫瘤的基因表型影響其對化療及內分泌治療的敏感性。該患者的乳腺癌分型—魯米那型是乳腺癌分型中預后較好的一種,但因為患者發現較晚,術后康復階段導致復發,出現多發轉移,后經過及時積極治療,患者盡力配合,重新獲得再次站起來的機會。對于此種類型的晚期患者,只要有一分希望,醫護人員就決不放棄,盡全力救治。臨床實踐證明,通過化療,內分泌治療等規范治療是可以控制腫瘤患者延長生命的,通俗一點講,就是絕處也可以逢生。而對于早期乳腺癌魯米那型患者,臨床證明,通過長期口服內分泌藥物患者完全有可能轉向“慢性病管理”的理想狀態,就像有人要一直服用降壓藥、降糖藥一樣,只要防范到位,對癥下藥,辯證施治,患者一樣可以獲得較高質量的生活。